teensexonline.com

【职场轻松学】剧场模型!人生就是一出戏,演不完的戏!

下了课,我瘫坐在椅子上。

已经连续上课15天,每天上课至少站立八小时,当学员一一离开教室後,我仍抓着简报笔,眼睛死盯着地上。

新同事 Lisa 吓了一跳,连急着收教具,当告诉我:「老师,计程车来了!」那就像一道魔法指令,深呼吸一口气,倏地站起来,我再度堆起笑容,跟客户说再见。

Lisa 说,她很惊讶看到我上课和下课反差这麽大。

「喔,对喔~她没看过我没电的样子~」我心想。

我没有刻意,也不是伪装,因为我想要「扮演(play)」好担任讲师的「角色(role)」。台上、台下,都是真实的我。角色抽换之间,我没有违和感,我清楚知道得「刻意」展现我们在别人眼中的样子,那是专业,也才算尽责。

这种社会评价,烙在每个人心理,成为社会期待,也决定职场表现。

社会期待,这件事,很难呀~

甫发生的基泰建设大直建案,董事长陈世铭在记者会宣布辞去职务,快速闪离,被媒体无情批评;远在美国俄亥俄州连续杀人犯梅德森(Michael Madison)被宣布判处死刑时,还对受害者父亲微笑,让後者情绪失控。

我们到底如何看待一位建设公司董事长,或,一位连续杀人犯?我们期待什麽?或是,我们期待他反应什麽?

不论是上述的董事长,或是总编辑、行销总监、业务经理、物流课长⋯⋯,当一进到公司,每个人以职场角色互动、相称,似乎就在预告,不能以自己为中心(I,me),反而得将「别人怎麽看我」「别人期待我做什麽」放在考量的最前面。

美国社会学家厄文.高夫曼(Erving Goffman, 1959),将社会比喻成剧场,把其中的个人比喻为演员,提出「剧场模型(Dramaturgy Model)」。高夫曼认为,每个人所处的环境,包括职场,你都必须知道别人是怎麽期待这个角色的。例如这家公司期待行销经理的样子和行为;这家公司期待业务总监该有的形象和反应等。当了解这些期待,以及这些期待背後的意义,才能掌握沟通重点,调整自己行为,让自己的所有对外沟通拿捏得恰到好处。

高夫曼的「剧场理论」假设每个人都有和他人互动的需求,也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因为这是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。但21世纪的Z世代的崛起,职场猫行为的展现,「别人的评价造就自己的价值」这件事,已经受到考验——你愿意委屈自己多少,而求得别人的周全?

但社会期待是一件你、我都挣脱不了的事~

24岁学校刚毕业,目前担任独立书店的店长,她抱怨「自己的才能没有被看见~」但其实她连店长该做的工作,以及店面的服务,都仍显青涩。

43岁中区业务总监,向总经理口头请辞,理由是她委屈地认为「三个底下的组长怎麽说、怎麽骂,都带不动,他们不了解她都是为了公司好~」但其实在这三位组长心目,她是个情绪失控的老油条。

怎麽平衡「想要的自己」和「别人认为的自己」?

高夫曼提醒,下台後的自己,和上台时的自己,都得是自己认同,且喜欢的样子。否则当「刻意演出」,心理负担过大,过度伪装,刻意表现,久了,会让人心力交瘁。

我其实对这件事,内心挣扎很久。

最後,我的结论是,为了找到让自己可以展现的舞台,首先,就得符合别人对我的期待,征服别人看我的样子,最终我才可拥有自己的舞台,决定自己的演出。

为什麽不能完全做自己呢?对呀,真讨厌,不是吗?但这就是人生吧,如同莎士比亚在《皆大欢喜(As You Like It)》 所描述:「全世界是一个舞台⋯⋯人的一生中,扮演着好几个角色⋯⋯。」所以,每次下课後的瘫坐,我不难受,也不抱怨,因为当清楚每个角色的责任,以及意义,当知道台上、台下都是一部分真实的自己,就会给我力量,快乐演出每堂课,甚至有能力,享受那个角色的出演。

張敏敏

spot_img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最旧
最新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