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认为传记是很特别的创作体裁,若作者是自己,剪辑和挪用、编织记忆去完成一本回忆录有其需要注意的盲点,一如《灭顶与生还》所提,「记忆作为工具并不可靠」,它所面临的考验便来自於记忆有可能湮灭消散、僵固硬化,或者根本依据自身利益重塑另一个虚构现实;若是替别人做传,作者要如何把持与传主间的心理距离,不过度代言蓝色窗帘,亦非全然松散臆测,更重要的是将传主生命视为有机自主的轨迹,而非故事或意义的变相勒索。无论是哪种途径,书写传记皆非易事,特别当剖析的是哲学、艺文界掷地有声的名字──西蒙‧德‧波娃(Simone de Beauvoir)。
凯特‧寇克派翠(Kate Kirkpatrick)所着的《成为西蒙波娃》(Becoming BEAUVOIR: A Life)已注意到这个问题,於前言时便提及避免将人作为故事的载体,修正倒果为因的化约式(Reductivist)解读,生命不仅仅是困於自身存在阶层的被动客体,反而因各种经验刺激、他人影响而持续变动,书名中的「成为」便紧扣着波娃始终相信的核心概念:「自我存有是一段不可逆的『成为』(becoming)的过程,涉及自身永不休止的改变,也涉及他人的改变。」
综观全书,读者的确也可从中发现波娃思想的持续生长及剥落,包括挚友莎莎的婚姻失利和逝世、与沙特非典型关系之中的其他偶然恋人,以及目睹第三世界的困境之後对痛苦有了更深沉的定义。凡此种种,皆让波娃在後世解读中添增歧义性,就像她常被问到能否用一句话解释存在主义,你同样也没办法对於西蒙‧波娃一言以蔽之。
女性,是众人看见西蒙‧波娃的第一个面向。因为是女性,所以父亲称赞她聪颖的方式是说「她以男人的方式思考」;因为是女性,所以《纽约客》介绍她时所写下的文句是「你所见过最漂亮的存在主义者」:也因为是女性,关於她的叙述都围绕着沙特(Jean-Paul Sartre)旋转,沙特的伴侣、沙特身旁的另一个人,如行星似阴影的附属品。尽管她仍如此珍视沙特,外界对这段关系的态度从来都是八卦渲染大过於实际厘清,比起彼此砥砺诞生出哲学钜着的佳话益谈,人们显然更在乎他们和各自偶然情人间的流言臆测,波娃在此的面貌又显得更加模糊──沙特身旁的女性挚友,成为波娃一生持续对质、思索并且最终拥抱的身分。
对比於先前曾出版的相关传记,《成为西蒙波娃》的独特之处在於它消化了先前未公开的日记,得以一窥在遇见沙特前的波娃少女时期主要在烦恼什麽。十八岁的她观察到自我具有二元对项的特质,「由内部看到的自我面向,由外部看到的自我面向」,此种双面性渗透进她往後思索议题的各个角落。譬若思考和贾克间的爱情,浪漫因素很快烟消云散,她更执着从道德层面切入,怎麽样才是对双方都平等互馈、而非消磨自己去成就对方的关系?怎麽样才是真实自我所选择踏入的道路?会从此种角度切入,或许影响自母亲芳丝瓦──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──时常展现出对家庭的牺牲,而那些自我奉献并没有让美好愿景实现,年轻的波娃从中理解了宗教可能有的破口,上帝不一定能解释所有事情,祂甚至避不现身,这些促使她走向了另一条名为知识的追索旅途。在此解说仅止约略,实际上波娃选择不那麽相信上帝的过程更多曲折,这过程中的疑惑与不安并没有少过,她花了不少经验和心力将祂请下台阶,谁会取代波娃心中空下来的重要他人?我们都知道那个名字。
波娃与沙特之间的初识没有什麽浪漫要素,波娃最早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看见的也不是沙特,而是马厄(René Maheu);书中也未过份聚焦那经典的、被传诵为两人间最高信任的开放式关系之约,然持续阅读下去,会发现这对必然恋人的浪漫关系非常奇特:情场浪子沙特到每个国家都会陷入恋曲,偶然情人多到需要一周时间切分给好几个伴侣,在波娃挚友莎莎的葬礼上,他也未能妥善接住波娃的情感以至於爆发争执;同样地,波娃自己也有多方对象,曾在日记里写下与自己教过的学生奥尔嘉(Olga Kosakiewicz)发生亲密关系,甚至後来沙特也恋慕於奥尔嘉,关系发展成特异的三人行。
乍看之下,这并非典型爱情,不是现代神话中向往的那种典型忠诚。然尽管沙特与波娃处处留情,回过头来,他们仍会说彼此是思想上最无法取代的挚友。依据旁人观察,沙特与波娃的相处模式就是不停地说话,不间断地沟通、阐述与反驳。的确,大量对话之所以成立,来自於双方互持对立看法,譬若哲学概念上,沙特偏向驱除情感,认为自由之人必须克服生理性的慾望及惯性,而波娃更相信人的外在处境有其重要性,透过各种文学体裁发展存在主义中的伦理学。这些用言语相互抗辩和诠释的过程中,诞生了他们二人的精华着作:《呕吐》、《女宾》、《存在与虚无》……若没有对方批评或砥砺,这些书页内容或许就会不同。对将思考放於生命前位的人文学者而言,对话上的持续交锋,成为他们爱情最浪漫的形式。
更广义地说,作品脱胎自创作者的生命经验,正因为沙特与波娃如此密切,许多作品所聚焦的主题或许正来自於此。如同波娃的哲学论文《皮洛士与齐纳斯》,探讨他人行动如何对自身造成影响,以道德层面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进而去解释人为什麽要行动。如此问题脉络,会不会来自於和沙特的非典型关系意外伤害了三角关系中的另一人?「无论如何,只有你能创造或维持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」,此时期之後,波娃的视角越从个人走向社会与政治,因为无可避免,你的行动会创造、影响他人,同样地,他人行动也创造了自身存在的处境。
人的处境可以影响他人,那它无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,波娃目光最终转向了自身性别,那麽女性的处境(Situation)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呢?虽说波娃将功劳归於沙特的提醒,但她自小或隐或显察觉到的、自身与男性主流观点的差异仍成为写就《第二性》的根本动机,着名的「女人并非生而为女人,而是成为女人」便出自於此。书中批判永恒女性的假象,要求女性不仅是生理上符合女性,更在社会制约、家庭分工和自我追求上像个「女人」,以至於对爱,男女双方也都拥有不同解释。对前者来说,爱更接近於占有,他们保有主权主体(Sovereign subjects),可以同时追求人生中的其他成就;可对女性而言,爱被形塑成枷锁,它限制住其他发展的可能性,爱,成为女性价值的唯一来源。
读来何其熟悉的呼吁依旧不退流行,因为这些宣言对今日仍然有效,和女权自助餐的骂声相同,当时波娃也因此蒙受了各种批评,从行文模式太过菁英、蔑视母职重要性到批判她就是个女性,各种立基於性别的冷嘲热讽从没少过,但这无法阻止波娃於创作之外更进一步协助女性的生活处境。变化既有社会结构始终是困难的,那非优雅在咖啡厅摇动笔杆一蹴可及,而是对抗且回应外界声浪。当波娃成为名人之後,作者花上更多篇幅处理自波娃引发出的反响和回馈,那些是我们得以看见的波娃,亦是公共知识份子必须担负的责任。她声援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、她协助推动堕胎合法化、她支持母职在社会价值上的改写、她写了《论老年》剖析老年议题……
可同样也是波娃,面对这些所谓重要公共性事务时,也会展现她属於个人情感上的低落。她难过於为什麽同样是法国民族,却可以对殖民流血抗争的事实视而不见?她焦虑於日复一日且无法遏止的老去,有时甚会如朗兹曼(Claude Lanzmann)所目睹的那样突然激烈啜泣起来。西蒙‧波娃此时不是女性主义的品牌幻象,也非追求公平正义的连署姓名,她就只是一个人,有人终将体会到的脆弱与悲伤。
严格说起来,波娃并不算是精确定义下的系统哲学家,她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系统学说,解释人的理性与作为会依靠什麽理论运作。可这样说也不够精准,波娃将她的人生活得很哲学,她努力思索自身的过往经验,并用她的语言尝试给予解答。正因为没有那宿命式的牵引,波娃也不免走偏而对於过往感到後悔,这是她先前所有行动累积下来的处境,「在人生中,那个所有人生片刻都能彼此和解的时间点并不存在」,各个时间点的「我」都不是同一人,珍惜与执着的意义也都迥然相异,既如此,她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下,持续在动态中填写对自我的定义。
关於波娃的资料浩如烟海,要能整理消化,编织成流畅易读、不显混乱的传记实属不易。虽然看来有些厚度,然本书叙事读来就如同缜密小说,妥善交代波娃之所以成为波娃的数条脉络,对於入门读者或更进一步研究者皆有所得。我很喜欢贯穿书中的「成为」词汇,传记之所以迷人,就在於它看的到第四维度中的延伸与压缩,对错得失都仅是一隅投影,转向之後,都可以是一条通往远方的线,一如前言,波娃在世之时也不断扩展自身的可能性,以至於没办法简单用名字概括始终用思考对抗世界的心灵,那些曾陪伴身侧的偶然恋人、无人可比拟的挚友沙特,以及理解、拆解并化解第二性的困境,此时此刻,都促使我们走在成为的路上。
书籍资讯
书名:《成为西蒙波娃》 Becoming BEAUVOIR: A Life
作者:Kate Kirkpatrick
出版:卫城出版
日期:2021
[TAAZE] [博客来]